2023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考察時指出:“社區是基層自治的基本單元,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層基礎。通過社區這個平臺,辦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實事和公共事務,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是中國特色基層治理的顯著優勢,要把這一優勢發揮好。”一年來,廣西郵政牢記總書記囑托,持續拓展普遍服務外延,直達社區“最后一公里”,用一項項郵政服務托舉起社區居民“穩穩的幸福”。
打造“摸得著的幸福”
入冬時節,在廣西欽州市,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工地依舊在緊鑼密鼓地施工。
該工程于2022年8月開工,如今河道已初具雛形。其中,馬道樞紐是平陸運河第一梯級樞紐,用工高峰時達到5000余人。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建設者,在工地附近建起了集中生活區。“我們的項目部位置較偏僻,建設人員想收寄快遞,以前只能到遠一點的舊州鎮上,十分不便。”中交二航局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工會主席雷敏說。
建設者的用郵需求是擺在眼前亟須解決的問題。欽州市郵政分公司了解情況后,立即找到項目部,提出在“世紀工程”旁邊建設兩座主題郵局,雙方一拍即合。去年9月,兩座以集裝箱為主體造型、以“郵政綠”為底色的主題郵局出現在馬道樞紐和企石樞紐工地,打通了建設者用郵的“最后一公里”。兩家主題郵局運行一年來,累計服務超38萬人次、投遞郵件近16萬件。
走進平陸運河主題郵局,人們就會發現,這里不僅提供寄遞服務,還設有金融、郵務、鄉村振興等服務區,為建設者提供開卡取現、現金匯款、土特產購買、明信片制作等服務,方便他們將“詩與遠方”郵回家。考慮到建設者們下班較晚,主題郵局不僅增配工作人員,還將營業時間延長到晚上8點,方便工人下班后寄件取件。同時,欽州郵政還從項目建設中找靈感、挖素材,著手設計了平陸運河主題明信片、帆布手提袋等特色文創產品;根據建設單位黨組織需求,在主題郵局內設立了黨建文化區,通過講授專題黨課、組織交流研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工地進項目,為流動黨員開辟了一個開放學習的地方。
廣西郵政不僅在重大項目的集中生活社區積極打造群眾“摸得著的幸福”,在企業園區社區,同樣有郵路在不斷延伸。
在貴港市大成工業園區,貴港市郵政分公司將首個特色小郵局嵌入園區,為園區194家企業、近5000名企業職工提供郵政服務。該工業園區是平南縣重點打造的工業園區,因人口集聚帶來了旺盛的用郵需求,但由于園區屬于新建,配套設施仍不完善,收寄快遞成為亟須解決的難題之一。“過去想取快遞,要跑到5公里外的鎮上,如今園區有了小郵局,我下樓就能拿到,省時省力。”園區企業職工李菲說。
“這里既可以辦理快遞收寄、代繳費等業務,還能買到郵政鄉村振興產品,滿足了園區職工和附近居民的用郵需求。”大成小郵局負責人龍永剛表示,園區小郵局的優勢在于靈活、便捷,能夠充分考慮業務量、覆蓋范圍、客戶需求及開發潛力等因素,更好地解決末端投遞和攬收服務問題。
傳遞“家門口的幸福”
“孩子給我買了手機看新聞,但我還是覺得讀報舒坦。您能幫忙找到郵遞員,問問怎么訂報紙嗎?”近日,家住蟠龍社區的老人李永康想拾起讀報的習慣,找到了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立馬就有了答復“廖姐說,找她就行”。
居委會工作人員口中的“廖姐”,是南寧市郵政分公司良慶支局投遞員廖月鳳。早上一上班就分揀、整理、裝車、出班,上午11點左右,廖月鳳準時出現在蟠龍社區。一身樸素的綠色制服,郵包干練地挎在胸前,她快步走進社區居委會,送完當天的報紙后,又幫助李老訂報。
蟠龍社區常住人口有2.7萬人。“這里的報紙雜志、信函包裹等都是由廖姐投遞,不論刮風下雨,總能按時送到群眾手里。”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甘露說。
“廖姐”是廣西郵政眾多投遞員的縮影。無論是黨報黨刊投遞,還是信函包裹寄遞,廣西郵政始終堅持“政”字當先、普服為“根”,認真履行普遍服務職責,主動回應群眾期盼,不斷提升普服供給質量,以公共服務均等化助力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不僅老年人認可,現在社區里的年輕人談起郵政也是贊不絕口。”甘露回憶說,有一次,社區工作人員考取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不少人選擇郵政寄送上門,第二天就紛紛接到“廖姐”的電話。她一一核對信息后,很快把證件送到了大家手上。
郵寄到手,服務抵心。廣西郵政持續增強普服核心功能,豐富普服內涵,打造更多政務便民場景,不斷疊加服務,滿足百姓用郵需求。在南寧市金浦社區,警郵服務進網點讓群眾辦理電動自行車牌照省時又省力;在桂林市陽朔縣屏風山社區,通過稅郵合作,郵政小哥上門既投遞郵件,也宣傳稅費政策;在崇左憑祥市,憑祥郵政與消防聯合打造郵愛驛站,為群眾提供便民服務。
從網點到站點,從解決“有沒有”到關注“好不好”,廣西郵政服務直達社區“最后一公里”,讓群眾在郵政服務中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滿足“‘搬出來’的幸福”
“這份工作主要干什么?”“工資每個月多少錢?”農閑冬日,晌午剛過,河池市南丹縣里湖瑤族鄉朵努社區居委會門前廣場人頭攢動。聽說郵政在這里開招聘會,社區的群眾紛紛趕來,希望能找到稱心的工作。
朵努社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區,現有人口5888人,其中5535人是白褲瑤族。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與其他少數民族社區不同,這里的群眾大部分是搬出來的。“社區群眾搬遷前,大多居住在大山里,分散雜居,最大的寨子不過300人。”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黎秋億說。對于易地搬遷的少數民族居民來說,搬出來不是難事,“穩得住、有事做、可致富”才是頭等大事。
社區群眾的就業安居牽動著郵政人的心。南丹縣郵政分公司找到當地人社部門,聯合舉辦“就業暖心 桂在行動”金秋招聘會,為參加招聘會的居民提供咨詢服務。“在郵政的幫助下,我在‘家門口’應聘上崗,這樣既能照顧家庭,又有穩定的收入。”社區居民黎小妹說。
“搬出來”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全方位的郵政服務。南丹郵政持續延伸金融、寄遞、郵務等服務觸角,為少數民族社區加強交融交流交往、為實現振興發展注入更多動能。朵努社區建立以來,便成了南丹郵政工作人員走訪頻率最高的地點之一。“每逢重要節日,我們都會到社區走訪,開展金融知識及反詐宣傳,為居民提供適宜的金融服務。”南丹郵政青云路營業所負責人覃俊蓉說。
南丹郵政還為瑤鄉帶來數字化金融服務體驗,通過普及線上平臺功能,社區群眾只需輕點手機,便可隨時咨詢賬戶信息、申請業務預約、辦理金融業務等,十分便捷。“郵政工作人員教會我用手機查看理財收益,不到半天,我就熟練掌握了。”朵努社區居民何明新說。
朵努社區距縣城16公里,途中多為蜿蜒山路。為解決快遞進社區“最后一公里”問題,南丹郵政優化快遞末端配送體系,調整投遞道段,讓快遞直接送進了社區。“以前取件還得騎摩托車,現在郵政直接送上門,對我們老年人很方便。”社區群眾韋林生表示。
一條條郵路連接社區,一項項服務直抵民心。在廣西,郵政服務已經深度融入社區,成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為他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傳遞著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