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中心的生產運營呈現出處理量提升、人均效率提升、經營利潤提升,用工數量下降、處理單價下降、分揀次數下降的喜人局面。”6月5日,太原郵區中心負責人吳利平說。新建太原郵區中心投入使用以來,積極打造新質生產力,努力探索建設現代化處理中心的新路子,在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為山西郵政寄遞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新流程:從“汗水作業”向“智慧作業”轉變
“生產作業現場不再是包裹堆積如山的場面。地面干凈整潔,現場規范有序。從卸車垛口到裝車垛口,包裹全程不落地。一件件包裹在傳輸帶上以每秒2米的速度快速運轉……太原郵區中心智能化郵件分揀設備,實現了全環節流水化、自動化、少人化。”2023年“雙11”期間,山西省15家主流媒體對投入使用不足1個月的新建太原郵區中心生產運營進行了報道。
新建太原郵區中心是國家重大物流樞紐工程,也是全國郵政網運重要節點工程、集團公司首個EPC試點項目。一層負責郵件裝卸作業,快包郵件粗分、異常件和異形大件處理,設有180個裝卸車垛口;二層負責特快郵件小件、普件處理,配備雙層分揀機、混合分揀機、擺輪矩陣系統、智能安檢機和用于處理異形郵件、超大郵件的翻盤分揀機、窄帶分揀機等自動化分揀設備。
“新設備的使用,改變了傳統的生產作業模式,提升了基礎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吳利平說。2023年1月至10月包快類郵件日均處理量為72萬袋件,日峰值為113萬袋件。搬遷后日均處理量達110萬袋(件),增幅53%;日峰值達166萬袋(件),增幅為47%。
太原郵區中心緊抓新流程帶來的機遇,在提升人均處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上出臺多種舉措,收到良好效果。
據統計,新建太原郵區中心實行進出口郵件同場地混合作業、統一管理,減少了場地間郵件盤駁和干線郵車換址裝卸車,每年可節約成本118.94萬元;干線及市趟卸車粗分“多匯一”,小件直卸處理區,減少用工17人,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122萬元;通過擺輪矩陣單件分離、六面掃等自動化方式從卸車車位直接傳輸至裝車車位,使用籠車由643輛壓降至60輛;雙層小件分揀機設計效率達到46300件/小時,由原日處理峰值66萬件、用工65人,到現單日最高處理郵件103萬件、用工77人,日處理量提升37萬件,增幅為56.06%,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172.8萬元;全國首臺雙邊落格異形件分揀機,將分揀效率由單人每小時125件提升至455件,節省用工29人,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約209萬元;異形大件窄帶機分揀,節省用工72人,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518萬元;智能安檢系統在日均安檢郵件增量40.42%的情況下節省用工8人,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約80萬元……
“原來的40人手工分揀4小時的業務量,現在我們16人1小時處理結束。隨后參與報刊打捆、容器整理等工作。”普服作業區班組長陳云杰說。太原郵區中心使用全國唯一文件類郵件高效自動化供件設備后,每年節約人工成本約240萬元。
“使用新設備后,進口分揀次數由2023年的1.67次/件減少至目前的1.14次/件,可節約二次分揀成本3219.27萬元。”吳利平說。目前,太原郵區中心全口徑內部處理環節價格由搬遷前的每件次0.277元下降至0.197元,下降29%;全環節外包結算價格由搬遷前的每件次0.258元下降至搬遷后的0.155元,下降40%;利潤提升28.37%,搬遷后6個月利潤增加985.82萬元。
“現在,我們正安排郵件直封晉中市分公司攬投站,進一步壓降分揀次數至1.13次。”吳利平說。
新科技:從“人腦指揮”向“數據指揮”轉變
“省指揮調度中心與太原郵區中心管控部的指調職能進行深度融合后,負責集中指揮調度、集中網路規劃、集中時限管控、集中運輸管理4大類20小項的工作。”山西省郵政分公司指揮調度中心副經理張宇說,“第一時間了解郵件量,第一時間調整車輛,確保了各類郵件第一時間進得來、出得去。”
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指揮調度中心配備了全新指揮調度系統,涵蓋新一代寄遞平臺、視頻監控系統、車輛管理系統。
“在生產前,通過業務量預測,做好運能調配,合理安排作業組織;在生產過程中,監測堵點,規范作業,提升處理效率和設備效能;生產結束后,篩選數據,分析、尋找制約生產運行的瓶頸,采取措施加以改進……”張宇說。全過程可視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產管控新模式,將“事后分析整改”轉變為“事前預判預警、事中干預補救、事后復盤優化”,達到效能、質量、時限指標提升。
“通過大數據賦能,實現了郵運生產的精準調度。”太原郵區中心副總經理安志鋼說。太原郵區中心將二干郵路日均22趟加車頻次采用一干車輛套跑模式,服務經營端倉儲的盤駁車輛由區內車輛套跑,這些舉措大幅提升了車輛利用率。同時,提前為省際、本地中心預留甩掛車廂,對一干28條郵路、二干32條郵路全部實行甩掛運輸,保持了干線車輛自有率和甩掛率均為100%,做到了24小時車等郵件。在此基礎上,深化“車管平臺和司機幫APP”的應用,實現線上24小時全程監控,最大限度壓降人為因素造成的異常晚點及行車安全問題。
“根據郵車的帶運量分析,我們積極優化運力,實現了動態運營。”安志鋼說。太原郵區中心打破“定人定車定線路”固定作業模式,調整太原至晉城、呂梁自辦往返改委辦單邊,有效減少發班數量,壓降運輸總成本414.92萬元,同時釋放12噸自有車輛運行省際加班線路;加密太原到沈陽、長沙、武漢、石家莊等15個省際中心直達頻次,縮短了郵件傳遞時限。太原郵區中心聚焦成本管控、效率發揮、運輸組織方式,不斷精算以最經濟的方式承運最重要的運輸線路,形成“自有車輛+自有駕駛為主、自有車輛+外包駕駛為輔、委辦運輸補充”的特有運營模式。目前,太原郵區中心運輸環節單價為0.662元/噸公里,全國排名第3位。
新管理:從“固定考核”向“靈活激勵”轉變
“為適應新場地、新設備和新流程的要求,我們強化員工培訓工作,提升員工的素質,實現了人機快速磨合,經受住了‘雙11’、春節旺季生產以及數次暴雪極端天氣下包裹洪峰的考驗。”吳利平說,“通過正向激勵,進一步調動了員工參與‘小微’工藝改造的積極性、主動性。”
根據生產一線員工的合理化建議,太原郵區中心針對信息化處理不能識別的郵件,開發程序對其賦予中轉碼,擺輪矩陣可自動識別傳輸至指定區域以進行開拆處理,提高了自動化處理效率,節省場內盤駁人員3人,壓降成本18萬元;針對旺季生產中兩條專卸線使用率不平衡的問題,在特快專卸線加裝一臺上下擺臂機,擺向水平位置是傳輸特快、普郵進入通往二層傳輸線,擺向下方位置是接入出口小件匯總傳輸線,實現了專線復用,提高了卸車效率;增加空袋總包傳輸專線,以直接傳輸至細分線,不再占用矩陣資源,確保專線專用……
一條一條地捋郵路,壓降運輸成本。太原郵區中心逐條郵路對比分析,列出每條郵路不同開行方式的成本費用,選定最經濟組開方式。以太原—哈爾濱往返郵路為例,“自辦車輛+自有駕駛員駕駛”為5.61元/公里,“自辦車輛+外包駕駛員駕駛”為4.7元/公里,委辦為7.32元/公里,對比后選擇最經濟的“自辦車輛+外包駕駛員駕駛”模式。
一環一節地摳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太原郵區中心一方面開展安全行車標兵星級競賽活動,對不同星級駕駛員分別給予獎勵,促進單人最高安全行駛里程實現262.9萬公里;另一方面,結合實際運行路況、氣候變化等情況,個性化核定油料發放標準,并實行單車油料定額包干核算,與駕押人員績效掛鉤考核。“利用技術合理節油,每公里有0.16元的獎勵。”廣州線路郵運司機梁林虎說。該郵路油料費用每月減少5.48萬元,獎勵駕駛員3.84萬元后,壓降成本1.64萬元,全年可實現降本19.58萬元。目前,太原郵區中心半掛車型油耗由31升/百公里降至25升/百公里,降幅達19%。
一分一分算效益,創新用工機制。太原郵區中心推進勞產率與績效額度同向聯動機制,引導生產單位充分盤活、壓減自有人員,實現“憑效益、憑增量”配備人工。郵件運輸中心通過長短線固定套跑和二干、區內短線“值三休一”等排班模式,最大限度盤活用工。目前,一、二干自辦郵路按照集團公司定員標準少用60余人。同時,開展綜合職能類崗位競聘上崗,職能管理和支撐人員數量由33人壓減至26人。
“我們制定了中層管理人員夜班輪值制度,在10個關鍵時間點開展重點督查,及時掌控生產情況,達到了動態指揮生產、及時糾偏問題、持續提升質量的良好效果。”吳利平說。目前,輪值工作日志累計記錄異常問題304項,全部由責任單位予以回復落辦。
太原郵區中心充分發揮新場地、新設備、新流程優勢,通過科技賦能,精細管控,實現了質量和效益雙提升,為寄遞業務經營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目前,山西省分公司寄遞業務實現利潤序時進度列全國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