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發展需要,今年,上海郵區中心對上海—廣州郵路進行調整,來回里程達3000公里以上。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施平以身作則,帶領施平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主動報名到新開郵路上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勇擔重任。
施平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旨在圍繞技能提升、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安全行駛等方面進行攻關,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工作室流行這樣一句話,“你有一種經驗,我有一種經驗,交換一下,就有兩種經驗”。大家一致認為,駕駛經驗是越分享越多的,經驗越多,安全系數越高。今年是施平從事駕駛工作的第35個年頭,作為百萬公里安全行車標兵,他總會將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安全駕駛經驗和大家分享。如今,大家也經常在工作室交流分享駕駛經驗,比如遇到天氣、道路變化等情況如何應對。工作室的老師傅們會主動承擔起傳幫帶的職責,手把手教新人甩掛車的駕駛技術和車輛保養技術。工作室帶出來的22名新人,現已成為長途運輸班組的骨干力量。最晚加入工作室的成員張海就是在施平亦師亦友的教導、幫助下成長起來的。三年多來,張海奔波在上海—濟南郵路上,安全行駛里程已超過40萬公里。
面對困難,工作室成員總是主動請纓、迎難而上。2020年,武漢發生新冠疫情,包括工作室所有成員在內的20名駕駛員,在80多天里,474人次往返武漢,里程達40余萬公里,運送郵件、防疫物資644批次20余萬件,做到車輛無事故、無拋錨、無違章,人員零感染。2022年,工作室成員主動擔當,投入市、區兩級政府交辦的重點保供保通保暢任務中。由于沿途省份實施嚴格的車輛人員排查和防疫措施,原本郵車行駛16小時的上海—南京郵路,當時需要開36小時;上海—廣州郵路由于路途遙遠、途經省份更多,4天才能完成一次往返,且沿途基本無補給。盡管條件艱苦,但為確保運送物資安全,工作室成員恪守紀律、服從指揮,近百小時“蝸居”在狹小的駕駛室內,裹在不透氣的防護服中,路上餓了就啃幾口干糧,渴了就抿幾口水,保持駕駛室全程封閉,第一時間把物資送到了群眾手中。
“甩掛車跑一趟濟南用油要500多升。”甩掛車車身長、噸位重、車輛油耗大,為了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工作室把降低車輛百公里油耗和規范車輛保養作為攻關課題。大家結合工作實際進行討論并不斷摸索節能方法,發現了既降低油耗又可保護車輛不受損傷的方法,即駕駛車輛時在確保郵運時限的前提下,始終保持中速行駛,避免急剎車、急加速,始終讓發動機處于最佳工作狀態。此節油操作法迅速在長途運輸班組里進行推廣,目前,應用此方法以及“爬坡三步法”,甩掛車油耗由百公里27升下降到26升。按照長途運輸班組一年行駛600萬公里計算,一年可節約油料6萬升、近40萬元。
為了保障駕駛安全、延長汽車使用壽命,長途運輸班組成立了一支由駕駛員組成的地勤服務隊,負責車輛保養工作。工作室成員便把平時積累下來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地勤組成員,不顧歸班后的疲倦,與地勤組成員一起做好車輛維護保養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長途運輸班組大部分甩掛車行駛里程已超過100萬公里,有的甚至超過150萬公里,卻沒有一輛進廠大修,也沒有出過機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