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這個小店還能起死回生!”談及自己的小超市,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香草村“郵掌柜”吳素容喜不自勝。由于小店經營不善,她原本準備關店外出務工。不曾想,在江津區郵政分公司“保姆式”的幫助下,小店營業額從一天不足100元增長到最高突破3000元,生意越做越紅火。
2021年7月以來,江津區分公司加快推進綜合便民服務站建設,通過健全完善運營機制,實施“專業團隊+網點+站點”的管理模式,輔以“活動帶動”“功能疊加”,共盤活或調整綜合便民服務站點136個。在提升站點活躍度的同時,進一步延伸郵政服務觸角、激發農村市場活力。
破繭:健全機制,“放養式”變“保姆式”
近年來,由于對加盟商運營管理不善,江津區分公司一些郵樂購站點逐漸成為“沉睡站點”。夏壩鎮青江社區秀綴超市就是其中一個。吳秀碧經營的綜合便民服務站經營效益一直不好,去年萌生了不再代理郵政業務的念頭:“系統經常出故障,繳費老是不成功,為此,還和鄉親們鬧得不愉快!”
為盡快打破“僵尸站點”窘境,自去年6月起,江津區分公司將平臺運營團隊全部下沉支局,變“遠程操控”為“到點幫扶”。經過3個月的摸排建聯,在“選好人、選好點”的前提下,46個“僵尸站點”被淘汰,136個“沉睡站點”被逐一盤活或替換,最終保留497個站點。
建聯走訪中,運營團隊還收集回饋問題信息800余條,對其中95%給予及時處理。吳秀碧的繳費難題就在網格經理陳懿的幫助下很快找到原因并上報處理,她也因此打消了不再代理的念頭。同時,江津區分公司將站點重新組合劃分、層層分包落實到人,實行網格化管理。497個站點的管理由“放養式”變成了“保姆式”。不過,在新的運營模式下,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了。網格經理杜孟遠在巡店工作上就有些力不從心:“我負責的網格內有46個站點,單程就達330公里,一個人完全跑不過來!”
對此,江津區分公司以“專業團隊+網點+站點”的渠道管理模式織密服務網格,通過績效管理推動制度落實。渠道平臺部經理嚴禮云對此的解釋是:“把站點與網點的業務進行掛鉤,網點業績與運營支撐人員業績掛鉤,進一步捆綁網點與平臺運營團隊,再配套制定階梯獎勵,員工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而在“優進劣退”“能上能下”動態管理機制和末位調整機制下,“干好干壞不一樣”的良好發展氛圍亦逐步形成。杜孟遠對此多有感慨:“現在,和網點人員組成團隊,作戰能力更強了,可以說,發揮出了‘1+1>2’的效果。”
重生:業務疊加,活動引流添生機
“沒想到,我的小茶館還能開超市,這都要感謝你們郵政的幫助呀!”說起郵政的服務,油溪鎮六合村“郵掌柜”李明君贊不絕口。今年,在網格經理鄒鎮陽的幫助下,她的小茶館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集休閑、購物、寄遞、繳費為一體的綜合便民服務站,人流量增加,收入也再上一層樓。
如何讓激活的站點持續煥發活力?江津區分公司以委代辦作為突破口,激勵站點負責人疊加包裹代收自提、便民繳費等業務,以豐富的便民功能引流增收。在此基礎上,江津區分公司在打造便民服務場景上傾盡全力,對有條件的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由網格經理協助“郵掌柜”每月固定1天開展爆點活動,以此提升站點活躍度及運營能力,擴大郵政影響力。在城區,江津區分公司結合蓬勃發展的社區團購熱點,將綜合便民服務站點設置為社區團購自提點,指派專職網格經理負責配貨等相應服務,進一步為站點擴流增收。
化蝶:深化惠農,賦能站點新活力
3月,先鋒鎮石魚村豐產的默科特柑橘遇到了銷售難題。眼看村里紅彤彤的果子就要爛在地里,“郵掌柜”周永建趕忙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網格經理簡顯峰。
簡顯峰立即聯系市場部和寄遞部想辦法,又請周永建幫忙統計柑橘滯銷數量。第二天,在石魚村柑橘林里,一場別開生面的助農直播活動將村民們臉上的愁容一掃而光。同時,在城區9個網點便民一站購柜臺里,也在銷售柑橘。江津區分公司線上線下齊發力,石魚村近萬公斤柑橘成功售出。周永建的站點客流量也一下提升了不少。
在江津區分公司“惠農生態圈”打造中,站點和“郵掌柜”是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工業品下行“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一環。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助力地方農產品銷售,進一步增進村民與“郵掌柜”的感情,增強其與郵政合作的黏度,讓站點經營實現良性循環,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