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中國24小時》節目來到奉賢,把鏡頭對準了奉賢一位普通的郵政投遞員—鐘康利,節目昨晚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隨即,我們聯系到老鐘,去了解這位在平凡崗位上實現非凡人生的新奉賢人。
“接受央視的采訪,心情肯定開心的了。”今年48歲的鐘康利,是上海郵政奉賢區南橋郵政支局投遞班組一名普通的投遞員。“我是2007年進郵局的,但實際上我92年就來奉賢了。”提到成為郵遞員的初心,老鐘靦腆地笑道,“因為那個時候我是做建筑的,看見他們穿上這個綠色的工裝制服,感覺好威武啊!而且這也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行業,我就一直在向往,一直想要做一個投遞員。”后來他終于等到一個機會,應聘進了郵局,一干就是12年。
工作生活了這么多年,老鐘時常驚嘆于奉賢城市的巨大變化。“就拿我們南橋來講,以前是很小很小的一個城市,現在變得那么大,多了好多高樓大廈。”城市環境面貌變了,綠樹也更多了,環境變好了,人也變得比以前更有禮貌更有素質了。
“我們工作是分區的嘛,作為信件都是送在信報箱里面,但是掛號信和包裹,是需要人來簽收的,我們都是上門送到人家手里面的。”就是在這樣的工作過程當中,熱心的老鐘感受到了奉賢人濃濃的人情味。“面對面接觸總會有一些交流,看見有些用戶尤其是一些老人需要幫助的,我肯定不能光看著嘛,想做一點事情幫助他們。”
2014年年初,老鐘加入單位組織的“愛心郵路”活動,結對幫助一對住在運河新村的80多歲的高齡老人,他們子女都不在身邊,身體也不大好,生活諸多不便。鐘康利來了,就像老兩口“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兒子。”從買米買鹽換液化氣,到去醫院看望陪伴,哪里需要幫助,一個電話打過來,老鐘就熱心過去幫忙。有一次,老人要到市區的醫院動手術,老鐘就在那里陪護了三天三夜。
郵遞員工作強度大、時間長是有目共睹的。早上6點半前到崗,晚上八九點鐘才能下班。每天的郵件量也很多,僅報紙每人就要分發近千份,還要派送掛號信、郵件和包裹。每天工作這么辛苦,為什么還要給自己加上愛心郵路這個“負擔”呢?聽到記者的問題,老鐘聲音有些哽咽,“因為我是外地的,出來打工以后,爸爸媽媽沒有人照顧,在他們生病的時候,我都沒有陪伴照顧他們一天,現在他們已經不在了。所以我看見老人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媽媽,這件事情我肯定會堅持下去的。”
有過付出,也有過收獲,憑借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和積極奉獻的坊間佳話,鐘康利的事跡受到廣泛好評,曾榮獲2014-2017年度全國郵政系統先進個人、2018年度奉賢區“感動奉賢”十大人物、2015年度奉賢區道德模范提名、上海郵政先進生產工作者、上海郵政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鐘康利最后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有24條愛心郵路,不止我一個人,我們一個團體都在做,希望能夠幫到越來越多的孤寡老人和需要幫助的人。”
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