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期間,由于國內儲備物資短缺,很多民營企業、民間組織和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利用各自的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采購捐贈,但遇到了采購‘無處’、捐贈‘無門’、通關‘無路’、配送‘無序’等現象,不少物資無法第一時間運回國內。”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在提案中列舉了這些“短板”。他認為,構建疫情環境下的國家應急物資保障供應體系,提高全員快速反應能力,保障疫情防控需要,成為提高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戰略目標。
在今年全國兩會開幕前,全國政協提案委已經收到400余件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快遞物流依然受到了不少政協委員的關注。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快遞物流在運送應急物資、配送生活物資、助力農產品銷售等方面得到了委員們的肯定,他們也為快遞物流行業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提出了建議。
自疫情發生以來,郵政企業、快遞企業迅速開通綠色通道,源源不斷地運輸應急防疫物資。截至5月18日,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40.07萬噸、包裹3.55億件,發運車輛7.3萬輛次,貨運航班683架次。據介紹,僅湖北郵政就將200輛郵車,24小時輪崗值守在湖北省的一二級干線和公益慈善部門,做到救援物資隨到隨卸,隨分隨走,確保第一時間將防疫物資運送到武漢全市的45個醫院、15個區、63個配送點。其中,郵航飛機運來的郵件,都爭取在2個小時之內送達。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高度評價了郵政快遞業在抗疫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但是,不容置疑,在疫情防控中,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環節。“我們從這次疫情防控當中所汲取的教訓,就是要抓緊研究制定加強我國應急物流體系建設的政策。”在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如是說。他表示,特別是針對自然災害、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安全事故等緊急情況,建立應急物流的分級響應和保障體系,統籌利用國家儲備資源和網絡,發揮好行業協會、骨干企業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專業化優勢,提高包括快速運轉、冷鏈物流在內的應急物流快速響應和保障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分析道,我國交通物流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仍較薄弱,突出表現在綜合運輸效率不高、社會物流成本較高,各種運輸方式間、各個物流環節間、各類交通要素間銜接不暢、融合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大交通、大物流一體化管理體制和市場化運行機制尚不健全,導致供給端的資源錯配現象難以消除,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資源集約利用明顯不足。
如何在特殊時期讓物流更高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的提案認為,要完善應急物資產能與布局、優化應急物資供需平衡、實現高效調運與有力監管。在快遞物流和電商協調方面,要精準對接電商平臺與數字物流系統,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應急物資的精準供給。
“要建設立體、綜合、現代的全球采購和物流配送系統。出臺相關政策,建設一套‘平戰結合’的應急物資采購、配送體系。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常態化、制度化,以保障當重大疫情發生時,部門之間不推諉、不扯皮,能夠快速、果斷決策,以防延誤時機。”王均金委員如是說。
剛剛經歷了應急物流指揮管理的湖北省郵政分公司總經理任永信體會更深,他認為,“一定要從戰略統籌上加快應急物流的建設,將各類應急物流企業納入到統籌管理當中,全國一張大網統一指揮調度,一個平臺統一信息交互,一個標準統一協作運行,只有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參與應急救援的各個方面才能夠有序高效地運作。‘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疫情關鍵時刻,只要是其他物流搞不定的全部由中國郵政進行兜底服務,確保運送不中斷。”
建立應急物流分級響應體系,提高防控保障能力,在特殊時期盡快把應急物資送達目的地,對于防疫救援、保障生命安全、快速復工復產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