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3分鐘,今年“雙11”郵政第一個包裹完成出庫,11月11日當天訂單從前端消費者下單到完成出庫的平均時效為3.85小時,比去年同日縮短1.1小時。11月11日至17日,中國郵政包裹快遞訂單量超過3.5億件,包裹快遞收寄量超過3.1億件,同比增長超過56%。
今年“雙11”,中國郵政在華北、東北、華東等7大區域、122個核心城市均有倉儲資源,基于大數據分析,為行業大客戶提供區域RDC、FDC、前置網點的倉儲、配送及增值服務等綜合一體化全國云倉服務,發貨量較大的區域倉單倉發單量超過130萬單,有效解決了商家訂單配送的時效問題。同時,中國郵政推出的“作業神器”,也讓旺季服務更快、更穩、更優。
集包作業如火如荼
全面推進包裹快遞集包工作是對郵政現有生產作業模式和網絡組織的一次優化升級,對寄遞網整體能力、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郵政共啟動了38個能力提升項目和20個集包作業配套改造項目,新增處理能力1660萬袋件/日,全網85個一、二級中心局峰值處理能力達7000萬袋件/日。今年“雙11”期間,全國11個試點省和其他非試點省集包作業一派火熱場景。
滿載著快遞包裹的郵車抵達石家莊郵區中心局卸車后,郵件通過卸車皮帶傳送至粗分臺席,分揀員按照郵件體積規格、路向對郵件進行粗分,之后小件郵件通過皮帶機傳送至供包臺席,由小件分揀機進行集包作業。為確保在“雙11”旺季之前形成有規模的生產能力,河北省郵政分公司積極推進集包工作。各單位根據自身需求,在將省分公司調撥郵袋及時分配到位的基礎上,自行準備額外的一次性郵袋及撐袋架、縫包機等輔助集包設備,保障了旺季集包工作順利開展。
上海市郵政寄遞事業部物流業務分公司在TST奉賢倉安裝了“收寄機+直線皮帶機+初分皮帶機+細分籠格”的一體化集包設備。“雙11”期間,通過集包工作的開展,TST項目在時效、質量、成本等方面均得到改善:TST公司銷量排名前三的廣東地區,原有快遞包裹到貨時效平均為2.5天,通過集包操作后已縮短至2天,大大提升了客戶的用郵體驗;集包工作減少了郵件作業環節,包裹破損率和人工分揀錯誤率逐步下降,目前,TST項目月平均包裹破損率保持在萬分之一以內;通過集包作業,TST項目月均大網成本從4元/件降至3.6元/件,對項目整體效益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
“深圳郵政設置了三個分撥中心,主要負責片區快包郵件的出口處理,原來的大浪分撥中心受場地的限制,生產現場僅有傳統的皮帶機進行郵件處理,生產作業以手工為主,導致生產成本高,難以實現集包處理。”據廣東省深圳市郵政寄遞事業部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張傳華介紹,為全面提升集包處理效率,深圳郵政重新選址調整大浪分撥中心的場地,面積由原來的500平方米擴大到4000平方米,并安裝了自動化分揀機,設置了102個分揀格口,可實現輕小件集包處理,郵件從上機收寄到集包封發,全程不落地。同時,郵件處理單價也從改造前的0.299元/件壓降至0.21元/件,處理能力從5.5萬件/日提升到25萬件/日。此外,紅發分撥中心也進行了相應的技改工作,生產處理能力從25萬件/日提升至60萬件/日。
矩陣“加持”小件分揀
過去,散件化處理卸車慢、分揀難,對員工業務能力要求較高,如今,“矩陣+小件分揀”的工藝流程操作簡捷、流暢,上手快,既有效提升了處理能力,也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為旺季生產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1月11日2點,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東方玫瑰園小區的網購達人在經歷“雙11”的狂歡后都已進入夢鄉,而對面鑫捷物流園內荊州郵區中心局生產場地卻是另一番景象:運郵的車輛來來往往,發動機的轟鳴此起彼伏;雙層膠帶機和小件分揀機高速運轉,源源不斷的郵件被準確分堆;轉運的籠車進進出出,搬運的員工上上下下。
“今年‘雙11’,雙層膠帶機和小件分揀機設備的上線,可以實現進出口郵件同時作業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員和場地,做到高效處理。此外,郵件從卸車后直接傳送到開拆臺,從開拆臺傳送到供件臺,自動分揀機再分發到相應格口,處理人員扎袋后通過皮帶機運送到發運車輛,可以實現郵件全程不落地。”荊州市郵政分公司運管部工程師張帆對新工藝流程充滿信心。據荊州中心局調度員胡飛介紹,以前依靠人工分揀時,一天最多只能處理6萬件郵件。而“矩陣+小件分揀機”既大大提高了處理效率,也降低了差錯率。有了新工藝、新設備的“加持”,荊州中心局郵件日均處理能力可達27萬件,同比增長149.3%;峰值處理能力可達40.5萬件,從而有效緩解武漢郵區中心局的處理壓力,保鄂西網運暢通。
江蘇省常州市郵政分公司以小件分揀機代替了原有的環形皮帶機,用于進口郵件的處理。郵件在長長的軌道間穿梭暢游,找到自己的歸屬后,就順著格子下落到大郵袋中,大郵袋一滿,對應的燈就會自動亮起,工作人員再去扎袋,放到底下的皮帶機直接傳輸到市分公司各營投部和縣局的郵車上。“上個月該設備剛到,我們就抓緊時間測試,多次協調,通過日報表、現場跟班、協調會等形式,掌握改造進度,這次‘雙11’果然幫上大忙。11月13日處理進口郵件24萬件,同比增長約23%,原來處理這個量需要250多人,現在只要100人左右。此外,還有忙閑時切換設計,忙時雙邊同時供包,閑時就單邊供包,進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員工不再需要背復雜的經轉和分揀封發關系,實現‘傻瓜式’的操作。”技術人員王鑫介紹道。
給無人車投遞打Call
今年以來,頻頻亮相專業展會的中國郵政無人投遞車,也在郵路實際運行中一顯身手,成為今年“雙11”服務的新生力量。
11月11日8點30分,湖北省仙桃市環保局的張女士剛上班,就收到了由郵政智能無人投遞車送來的包裹。“近兩個月,我收到無人車送來的包裹好幾次了,可像今天這么早還是頭一次呢。”張女士驚喜地說。原來11日當天,郵政無人投遞車開啟了旺季服務模式。
自8月底仙桃市郵政分公司啟用無人投遞車以來,負責市政府區域投遞工作的投遞員昌沁逢人便夸身邊的“新幫手”。今年“雙11”,昌沁的日均包裹投遞量超過180件,而這位“新幫手”每天可分擔40個至50個包裹的投遞工作。“這車剛上路時,我對它的實用性比較質疑。”仙桃市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王先生表示,“但當我收到它為我送來的一個又一個包裹時,我逐漸適應了新的收件習慣,并改變了原有的想法。在接收到取件碼后10分鐘下樓,無人車肯定就停在門口,不用等也不用簽字,直接掃描二維碼取出包裹,既安全又方便,簡直就是移動的智能包裹柜。”
“您好,您的快遞已由郵政無人車送至逸夫樓門口,請您移步下樓,使用微信掃碼取件。”11月11日下午3時,在湖南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物流與交通學院大二的學生劉林幸子收到了一條短信,她快步下樓,幾分鐘后就拿到了包裹,“不用跑到快遞點,給無人車打Call!”
這是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物流與交通學院主辦,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市郵政分公司協辦的智能物流無人車科研測試項目。“目前校園內有4輛無人車,每輛車負責一個片區,今后會有更多無人車在校園里跑。”長沙市郵政寄遞事業部市場部負責人蔡敏表示,“使用無人車,是為了深入貫徹郵政綠色發展理念。無人車的應用,還更好地打通了校園‘最后一公里’,比如夜間派送,如果讓無人車來送,不僅節約人力,而且更加安全。”
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郵政無人投遞車已基本實現通過1條路線、8個停靠點,貫通信息小鎮A區和B區共24棟寫字樓。隨著“雙11”旺季的到來,無人投遞車也奮戰在一線。“這是我們‘地理小鎮’一道新的風景線。”當無人車出現在收件人面前時,大家紛紛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