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無名,但不應無家。
8月起,江蘇省鹽城市郵政分公司利用郵政投遞走遍千家萬戶的優勢,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五條嶺烈士陵園聯合開展“尋找烈士親人、讓英烈魂歸故里”活動,首批發出187封尋親信,為187位響水籍、濱海籍烈士尋親。
158位投遞員傾力尋找
五條嶺,是由東向西連成的5個縱列墓群。這里,共有烈士墓489座,鹽南阻擊戰中壯烈犧牲的2000余名革命先烈的遺骸在這里安息。那一年,他們毅然離家,奔赴戰場;那一年,幾千名戰士的生命定格在了無情的戰火之中,有些人,甚至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多年來,五條嶺烈士陵園守墓人卞康全執著守護“烈士家園”,竭力尋找烈士親人。
“6月份,我們參加了一次在五條嶺烈士陵園舉行的黨建聯盟活動,在活動現場,聽到了卞康全十多年來一直為烈士尋親的故事,感動之余,也想盡一份力,發揮郵政的自身優勢幫助革命先烈魂歸故里。于是,我們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來幫助烈士尋親。”鹽城市分公司黨委黨建工作部主任張耀群說。
8月初,在鹽城市亭湖區郵政分公司的幫助下,卞康全梳理發出首批187封尋親信。“尋親信都是掛號信,郵資由分公司黨委收取的黨費支出,首批信件尋訪的是響水籍、濱海籍烈士的親人。”鹽城市亭湖區分公司總經理戴健介紹說。投遞、退回,再投遞、再退回……走訪村里老人,查閱行政區劃史料,訪問當地村干部,一次次尋訪失敗,同時也一次次地縮小了尋訪范圍。一個多月以來,濱海、響水兩地的158位投遞員,踏遍142條郵路,努力讓每一封尋親信都能落地。戴健還說,他們正在制作一批“尋找烈士親人”定制信封,便于外省份的兄弟單位幫忙尋找烈士親人。
125封信已送達
“二哥犧牲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沒想到今天郵政幫我找到了哥哥的安葬之所。”8月10日,69歲的濱海縣濱淮鎮康莊村村民陸方俊收到尋親信,難掩激動的心情。
為烈士尋親困難重重:收信人姓名、地址不詳,史料記載又有限,當地知情的老人已為數不多。怎么辦?投遞員成為解決這些困難的關鍵人物。
8月7日,一封收件人為“陸方茂烈士后人”的掛號信,幾經輾轉來到濱海縣樊集郵政支局投遞員李剛的手上。“時隔72年,收信地址‘凡集鎮堆南村喻灘組’因區劃調整,名稱早就變了,再加上收信人姓名不詳,線索太少了。”走訪村干部、詢問村里老人、查找檔案多日無果后,李剛從濱淮鎮民政助理王永恒處打聽到了好消息:“陸方茂還有個弟弟在康莊村。”李剛驚喜不已,循線索而去,很快便找到了烈士的弟弟陸方俊。
“郵政人熟悉地方情況,特別是對地址有特殊的敏感性,對烈士尋親工作有很大幫助。”濱海縣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邢禮俊對這項工作很有自信。據了解,至目前,寄出的首批187封信,已經有125封信被送到烈士親人手中。
330余位親人被找到
濱海籍烈士金秀六的侄兒金軍、響水籍烈士徐寶福的兒子徐秀芳、濱海籍烈士邵金生的孫子邵國華……“尋親信發出后,這一個多月來,陸續有67位烈士的親人和我聯系,還有十余名烈士的親人來到陵園祭掃。”卞康全興奮地說。
“爺爺,70多年了,我們終于找到您了!”8月13日,烈士邵金生的孫子邵國華來到五條嶺烈士陵園祭拜。“父親身體不好,得知爺爺葬在五條嶺,讓我一定來看看。”邵國華說,尋親信是8月10日收到的,當從投遞員汪衛軍手中接過信時,邵國華年過七旬的父親邵萬昌老淚縱橫。“爺爺犧牲時,父親才出生3個月。這么多年,我們都不知道他埋在哪里。”邵國華眼眶泛紅。
“盡自己所能,為烈士做點兒事情。”汪衛軍說,這樣的信不好送,但不能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線索,查找資料、四處詢問,無數次重復同樣的問題,哪怕一遍遍得到否定的答案也不灰心。除了幫助烈士邵金生找到家人,他還找到了當年和邵金生一起參軍的烈士丁一朋、曹志祥的親人。
“這么多年,我們共找到了330余位烈士的親人,我們還會不遺余力地繼續找下去!”卞康全展示了一封特別的退信,上面蓋著21張再投和改退批條,厚厚的一摞。
“通過郵政獨特優勢幫烈士回家,以告慰烈士的英靈,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也彰顯了央企的責任擔當。”張耀群表示,他們還將協助五條嶺烈士陵園發出第二批、第三批尋親信,加強與兄弟郵政企業的聯系,送五條嶺更多的烈士英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