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楊宏俊(陜西省延安市郵政分公司退休職工)
記錄人:張瀟
1969年,我成為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郵政局的一名步班鄉郵員。在我負責投遞的片區里,每走一趟郵路總共要翻過11座山,需要三天時間,每周兩班。
那時,陜北是真正意義上的黃土高原,山大溝深,缺少植被,一遇到大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有一次,我正翻山投遞,正趕上大暴雨,周邊沒有村莊避雨,因為怕塌方,也不敢躲在近處的山崖下,一直翻過了這個山頭才找到一處山崖避雨。雨越下越大,眼見得腳下發起了洪水,不一會兒,剛才翻過的那座山上泥石流呼嘯而落,我驚出一身冷汗,轉身就跑,總算是有驚無險。
還有一次,大概下午一兩點,我正在前往高粱堡投遞的途中,忽然下起了大雨。一個接一個的響雷就像炸開的鞭炮,轟隆隆地在我耳邊爆開,四周也沒有人家能避雨。跑過一座山頭才看到有一處老鄉搭建的羊圈,我趕緊一頭鉆進羊圈,不知過了多久,響雷才停歇,當時,我的全身都沾滿了泥水,分不清是冷汗還是雨水,耳朵被震得嗡嗡直響,心里怕極了。
雖然當時的條件艱苦些,可我還是覺得很幸福,因為,周圍村子里的鄉親們都把郵遞員當親人。那時候,大家日子過得都不寬裕,陜北的鄉親們經常連一碗干飯都吃不到,鍋里都是稀糊糊。可就是這樣,每次到了飯點,他們都熱情地招呼我去家里吃飯。“只要我鍋里還有飯,就一定給你留一碗。”鄉親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們看來,郵遞員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帶到大家身邊,是大伙兒和外界聯系的紐帶,他們對郵遞員的信任和關心是無條件的。背負著父老鄉親這份沉甸甸的信賴,我們只有加倍認真地對待工作,以真誠的服務來回饋鄉親們的支持。在農村地區,我們一直堅持做好“三收三代”,即上門收寄平信、包裹、(代收)匯款,代買日用品、常用藥品、代取包裹掛號信,然后送上門,盡自己所能為鄉親們的生活提供一些便利。人心換人心,那些年,我和鄉親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多年后,每次想到鄉親們的熱情淳樸,我還是覺得非常感動。后來,我雖然不再擔任鄉郵員的工作,但是心里經常還牽掛著郵路上的父老鄉親,一直和他們保持著聯系,他們有人來延安城里辦事也都會來我家里坐坐,鄉親們遇到了困難,我也盡力給他們提供幫助。我時常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有這么多一直關心我、愛護我的“親人”,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大的收獲,也是我畢生的珍貴財富。
1972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多年的鄉郵員工作得到了組織和群眾的肯定,我從一名合同工轉為正式工,上調了一級工資,還得了一個大胖兒子。隨著咱們國家不斷發展,陜北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延安郵政的發展也越來越好。我身為郵政職工,深切地體會到了這樣的變化。
1986年,延安郵政在6個縣局試點開辦郵政儲蓄業務,我所在的子長縣郵政局正是試點縣局之一。那時,我在縣郵政局擔任郵政鑒定工作,也參加了相關業務操作的學習。全縣安排了兩名工作人員負責辦理郵政儲蓄業務,可是很多人并不認可這項業務,認為郵政是“不務正業”。誰能想到,這項業務迅速得到了老區人民的歡迎。1987年,延安各縣全面開辦郵政儲蓄業務,郵儲業務在陜北落地開花,發展壯大。1998年郵電分營,全延安郵政的儲蓄余額有6億元,20年后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接近100億元,郵政儲蓄在延安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發展起來了。
從參加郵政工作至今,已經過去整整半個世紀的時光。50年來,我作為郵政改革發展的見證者,親身經歷了郵政從步班郵路到自行車郵路、摩托車郵路,再到汽車郵路的發展過程,見證了分揀封發從手工操作到機器操作的變遷,也看到了郵件查詢等業務操作從窗口填單辦理到網上實時辦理的轉變。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讓我無比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還記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都在土窯洞里辦公,職工宿舍也就是幾口窯洞;到了今天,無論走進哪一個郵政網點,都是全套的現代化設施,電腦、自助取款機一應俱全,基層網點的職工宿舍,也是窗明幾凈,空調、淋浴等設施齊備。和我們那個年代相比,現在的郵政職工,能力和素質也有了很大提升,很多基層網點的營業員都有本科學歷,年輕職工有文化、懂業務、有闖勁兒,敢想敢干,為企業帶來了全新氣象。這些新變化、新發展,都讓我對郵政企業的明天充滿了信心。
如今,我的兒女也在咱們郵政企業工作,我經常囑咐他們,一定要珍惜現在這么好的條件,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看到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這些年看到郵政的快速發展,我是打心眼兒里高興。去年,單位組織我們退休職工參觀西安郵區中心局新建成的草灘郵件處理中心,幾層樓高的大型包分機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再多的郵件也能分得又快又準,這就是現代化郵政。身為郵政職工,我是真的覺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