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閆永生,是河南省商水縣郵政分公司辦公室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員。2015年9月,我被選派到商水縣老城街道辦事處大張行政村擔任第一書記,負責精準脫貧工作。2017年11月,在河南省駐村第一書記換屆中,我再次受單位黨委的重托,心中滿懷對大張村的深厚感情留任大張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協助現任第一書記許宏偉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大張村總耕地面積2020畝,共分7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451戶2266人,其中黨員28名。2015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為194戶785人,截至目前,已經脫貧181戶754人,還余13戶31人。
我的老家也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村莊,我曾親眼看見很多鄉親因貧困而引發的辛酸事,所以當組織上開會研究扶貧駐村工作時,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相對舒適的工作環境,主動提出來到大張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3年多的駐村工作,我有付出有收獲,有辛勤有喜悅,有奉獻有碩果,是駐村工作讓我學會了與群眾溝通、融入群眾、了解民情、體察民意,也是駐村工作給了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雖然苦和累,但我不后悔。
真情融入 做好群眾貼心人
駐村工作要有真情。對我而言也是這樣,當家庭聚會時,看到滿桌的飯菜,我想到了貧困戶劉金噸家因貧窮曾經連飯都吃不飽;冬天,當開著空調還覺得不暖和的時候,我想到了貧困戶劉國戰家房屋破舊,四面進風的情景……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讓這些貧困戶脫貧過上好生活。
貧困戶劉國戰一家5口人,老母親已經80多歲,患有慢性病,妻子有精神類疾病,一雙兒女都在上學,全家人擠在破舊不堪的老屋里。了解到他家情況后,我及時向商水縣分公司和老城街道辦事處匯報,隨即,縣分公司和老城街道辦事處專題研究了對劉國戰家的幫扶措施,最后決定先解決他家的住房問題。去年4月,劉國戰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他拉著我的手激動得淚流滿面地說:“俺做夢也沒有想到,能這么快住上漂亮的新房子。”
駐村以來,我了解到全村有102戶貧困家庭中的孩子因父母患病去世、離異等原因成為單親孩子。雖然9年義務教育讓他們不用發愁上學了,但這些孩子依然缺乏溫暖,有的長期跟隨爺爺奶奶生活,性格變得內向。每當回想起這些,我總忍不住偷偷抹淚,盡管單位和我本人長期幫扶,但精力總是有限。2016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3個“扶貧日”,天氣漸漸變冷了,我琢磨著求助“朋友圈”送給孩子們一些禮物。于是,我通過多個社交平臺發出呼吁,希望家里有不穿的兒童衣服、文具、課外讀物的可以捐出來,由我幫忙送到孩子們手中。倡議一出立即引來關注,短短兩天,大家有的捐衣物,有的捐課外讀物,還有的表示要“一對一”開展幫扶,直到孩子們完成學業。一個個善舉在網絡上迅速擴散,點滴奉獻匯集成了傳遞愛心的巨大正能量。
11歲的張雨婷父母離異,她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庭條件不好,書包又破又舊已不知道縫縫補補了多少次。當去年10月底我給她送去嶄新的書包和文具以及1000元慰問金時,張雨婷感動得說不出話,直抹眼淚,她告訴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報答對她好的叔叔阿姨。
此外,從2016年開始,我們駐村工作隊每年會在全國“扶貧日”時慰問3名貧困學生,為每名學生提供2000元資助,直至其大學畢業。一系列的愛心行動引起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光明網、搜狐網、大河網、《大河報》等媒體都進行了報道。
務實干事 美麗大張展新顏
為了探索脫貧致富的新途徑,我們為劉剛等12戶貧困戶購買了價值6萬余元的日光溫棚骨架,讓他們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為了改善貧困戶的住房條件,協調資金37萬元,對22戶危房戶進行新建和改建;為了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協調資金280萬元,為7個自然村新修了水泥路;為了讓群眾晚上能平安回家,投入資金3萬元,給村里安裝了路燈;投入資金70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群眾活動中心和村衛生室;商水縣分公司每年在“六一”前夕給大張村的留守困難兒童送去圖書和文具……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如光伏發電項目、服裝項目和漁網項目等扶貧項目,讓貧困戶依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是我們的目標。
現在,反季節蔬菜種植和光伏發電項目已經產生效益,貧困戶已經領到了分紅;服裝車間和漁網車間已經建成使用,這將帶動100多名貧困家庭和周圍群眾就業創業。現在的大張村民風淳樸、人心思上、收入增長、干群團結,大張村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和許宏偉手中都有一本詳細的工作日記,記錄著群眾反映的問題還有落實的時間表。因為我們的努力,群眾對我們越來越信任,現在不僅村里的大事兒,就連家庭日常的小事兒,大家都愿意來和我們商量。我們和村民已經成了親人、朋友、兄弟。在大張村群眾中流傳一個順口溜:有事找永生,用心一百層,困難經他想,不會解不了。
2016年、2017年,我被商水縣委、縣政府和周口市委、市政府評為扶貧攻堅先進個人和“最美第一書記”。去年10月11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維寧來大張村調研扶貧工作時,對郵政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我們是扶貧路上的一面旗幟。
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屆滿調整時,群眾不讓我走,領導不讓我走,我也舍不得走,于是,我又留了下來。因為我知道,駐村工作隊是黨指派的引路人,是脫貧路上的“領頭雁”,是飄揚在黨員和群眾心中的一面旗幟,駐村工作將永遠成為我不可磨滅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