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每天觀光和采摘的人這么多,今天賣了300多公斤,收入4000多元?!?月21日,河南省社旗縣橋頭鎮王坊莊村的鴻運家庭農場游人如織,農場老板郭國林一邊麻利地稱重算賬,一邊給郵儲銀行社旗縣支行信貸經理郭留旭開玩笑地說,“老弟,咱親兄弟明算賬,你幫我貸款致富,秋后我給你分點紅吧?!?/p>
郭留旭笑著答:“都是兄弟,分啥紅?那是你應得的勞動果實?!?/p>
郭國林以前開過磚廠擺過攤,跑過運輸包過工程,頭腦靈活。四年前,他靠郵儲銀行的小額貸款,流轉了100畝地種果樹,小日子過得不錯。2016年,郵儲銀行、地方政府和農信擔保公司聯手推出支農貸款“政銀貸”。郭留旭和同事多次上門動員郭國林把貧困戶的土地流轉起來,既能擴大種植規模,又能幫鄉親們脫貧。
郭國林對此疑慮重重:“我小打小鬧中,搞觀光農場賠了咋辦?再說扶貧也扶不到我頭上,我又不窮。”
郭留旭說:“你叫郭國林,我叫郭留旭,咱倆一聽就是親兄弟,我還能坑你?你有種植經驗,我們貸款利率又低,你盡管放心。”郭留旭明白,只有把郭國林這樣有經驗、會經營的人發動起來,才能帶動更多村民脫貧。
多年合作的老伙伴把話說到這份兒上,郭國林答應了。他很快拿到30萬元“政銀貸”,流轉了200畝地種梨樹,搞特色養殖,從先前單一的種植發展到采摘、游玩“一條龍”。王坊莊很多貧困戶在農場就地務工,每年還有土地流轉的分紅,不少家庭因此脫了貧。郭國林也對找上門來的“弟弟”服氣了,“按目前行情,我今年純利有40萬元”。
□劉力揚